「現在的我是什麼樣的人?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?」
這個看似簡單的提問,卻常常在我感到問混亂時,將我從漩渦中拉回當下,特別是在這個AI快速崛起、工作與生活悄悄改變的年代,停下來理解自己當下的位置,似乎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珍貴。
在一次次的提問中我也理解到,思考著未來時,探索當下的自己不只是自我覺察的練習,更是幫助我們一次次釐清:和理想的未來之間,還有多遠的距離?現在我能為自己做些什麼呢?
這篇文章想與你分享關於在這個快速的時代裡,內在穩定如何幫助我,成為我人生旅程中的導航。
在多元變動的世界裡,找回內在的錨點
資訊愈來愈快、工作型態也越來越多元,漸漸看到身邊的朋友同時身兼多職,或在生活與事業之間沒有明確界線,也許是自由接案者、創作者、數位遊牧、一人公司等等。
很多時候新的工具、平台、趨勢總是在剛學會某項技能時又悄悄的出現;可能剛掌握了一種方法,很快又有更新的版本推出,持續變化、身份多元更是未來的常態了,我想我們會在這樣的節奏裡,更渴望找到自己的方向。
在這個充滿變動時代背景下,深深感受到:「內在的穩定」會是我們重要的能力。
我發現,讓我能夠繼續前進的,不是急著掌握所有新知,而是擁有內在的穩定,這份穩定,是來自為自己建立「核心價值觀」,一個屬於自己的內在燈塔,指引你方向,當我們有了這個內在的導航系統,踏出去的每一步其實是會更有信心,也更踏實。
兩個關鍵問題,幫自己找到方向
為了建立這個內在指引,我會問自己兩個問題:
- 在工作、生活裡,我真正重視的是什麼?
- 什麼樣的價值觀,能靠近我想成為的樣子?
這些提問陪我慢慢摸索出屬於自己的價值觀,它們不是為了追逐外在的趨勢變化,是當未知、變動出現時,能在每個選擇裡安心地支持自己往明確方向前進。
我的雙層導航系統:核心價值觀 vs 支持性價值觀
在長期的自我探索中,我把價值觀分成兩個層次:核心價值觀和支持性價值觀。
核心價值觀是我在方向選擇時主要的衡量準則,就像是人生的北極星,指引著大方向。
支持性價值觀則是當我遇見難以衡量,或者內心糾結時會拿出來幫助我綜合衡量方向的輔助工具。
當創作變成壓力時⋯
想分享一個我真實的經驗,近幾年我最核心的價值觀是「自由」,但這個自由,不只是時間與形式的彈性,更是能否用自己的節奏,好好生活、創作與工作。
在我經營自媒體的過程中,曾經努力認真地產出社群內容,每天發限動、每個禮拜思考要製作什麼樣的內容,希望能夠建立穩定的影響力。但隨著學習、接案與生活交錯重疊,我對創作的節奏漸漸感覺到沉重,創作的喜悅也逐漸被壓力取代。
那時候,我開始產生疑惑:「這樣的方式,還符合我對自由的渴望嗎?它是我想前往的方向嗎?」
剛開始,我沒有立刻有答案,而是在現實與期待之間拉扯,後來,我運用另一個價值觀:「開放」來支持自己,這讓我鬆開「應該怎麼做」的焦慮,開始思考著「還有什麼其他可能性?」
於是我選擇暫停社群經營,轉向部落格的書寫沉澱,我想這不是後退,而是選擇貼近當下狀態的方式繼續前進。
在不確定性中,創造屬於自己的可能性
這個經驗讓我深深體會到,價值觀不是束縛我們的框架,而是在混亂中為我們指引方向的燈塔,它們幫助我們在面對選擇時,不會完全迷失方向。
更重要的是,當我們清楚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時,就能夠更勇敢地做出符合內心的決定,即使這個決定在不同人眼裡看來可能不是最「正確」或最「有效率」的。
未來的世界,更需要內在的導航能力
我相信,未來會有更多自主安排生活與工作的型態,世界也會越來越便利,同時,我們更需要擁有辨識方向的能力,而那個能力,不是跑得多快,而是知道自己為何而行。
在這個充滿變動的時代,外在的變化是常態,但內在的穩定是我們可以掌控,當我們擁有清晰的價值觀作為指南時,無論什麼樣的環境一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。
我相信,未來會有更多自主安排生活與工作的型態,世界也會越來越便利,同時我們更需要擁有辨識方向的能力,而那個能力,不是跑得多快,而是知道自己為何而行。
「你,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」「為什麼想成為那樣的人?」
也許這是在變動時代裡,值得回到的起點,讓我們學會放慢腳步,聆聽內心的聲音,在每一次的停留與思考中,回到當下,建立屬於自己的價值觀體系。
當我們真正了解自己,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時,更能穩定自己持續創造可能性,並與自己共同前進。